黑木耳到底要泡多久?隔夜泡發真的有毒嗎?一文學會9種泡發方法

黑木耳到底要泡多久?隔夜泡發真的有毒嗎?一文學會9種泡發方法

為了便於保存,很多食物會進行脫水乾燥處理。當水分含量低於一定程度時,微生物失去活性,食物就不容易腐敗變質了。而且幹制後的食物與新鮮時相比,味道會有些變化,別有一番風味。

幹制的食物不能直接烹飪,要先泡發,使其重新吸收水分,最大限度的恢復原有鮮嫩、鬆軟的狀態,同時去除腥臊異味和雜質,才能做成美食。

那麼,問題來了,怎樣泡發才能更好的恢復食材原來的狀態呢?

而且,泡發食物中毒的新聞,隔三差五就登上熱搜,搞得人心惶惶,以致於有些人都不敢吃乾貨了,不管從口福上,還是從營養上,都是一大損失。

其實,正確的泡發,並不會使食物產生毒素,還能使食物最大限度的恢復美味和口感。接下來,為大家提供常見的9種食物的泡發方法,先收藏,再學習。

1、黑木耳將木耳用清水衝洗乾淨,用15℃-25℃的冷水長時間浸泡,使木耳組織結構緩慢地吸收水分。水分滲透緩慢接近生長狀態,漲發率就越高,使漲發出來的木耳脆嫩爽口,便於存放。

如果急用,可用溫熱水漲發,但漲發出來的木耳綿軟發黏,漲發率低,不易存放。

關於黑木耳長時間泡發中毒的說法,經常都會出現在新聞裡。但幾乎每條新聞都沒有明確說明,中毒的木耳到底泡了多久。

一般來說,好的木耳,泡發時間需要8-12小時以上,用涼水緩慢泡發,泡發率可以達到15倍以上,也就是說,10g的幹木耳,泡發之後至少能得到150g以上,而且可以讓木耳恢復原來的狀態,肉質厚、口感彈。

泡發時間短,或用熱水泡發,泡發率低,而且肉質薄脆,口感和營養上都差了很多。

引起中毒的木耳,是因為變質,被細菌感染了。這種細菌叫椰毒假單胞菌,會產生一種叫「米酵菌酸」的毒素。

米酵菌酸主要侵害肝、腦、腎等器官,中毒潛伏期一般在進食後2-24小時,輕者會出現胃腸道症狀,如上腹不適、噁心、嘔吐、輕微腹瀉,以及頭暈、乏力等;重者可出現黃疸、皮下出血、嘔血、尿血、意識不清、煩躁不安、抽搐、休克等,嚴重可致死,死亡率高達50%以上。

那麼,黑木耳到底泡多久會中毒呢?這個問題並沒有嚴格的標準答案,還要考慮到泡木耳的方式、溫度、器皿、水質等方面。

實際上,用涼水緩慢泡發,並經過8-12小時的徹底泡發,木耳反而更容易存放,不易變質;浸泡時間短,或用熱水浸泡,木耳沒有泡發透,不僅口感差,還更容易變質。

一般來說,天氣冷時,常溫下用溫水浸泡8-12小時是沒有問題的;天氣熱時,中途可以換1-2次水,或放入冰箱內慢慢泡發。

隔不隔夜並不是判斷木耳或其它食物有沒有毒的標準,比如晚上睡前把木耳泡上,第二天早上吃,大約間隔8個小時,木耳正好達到最佳口感。

如果木耳泡得太多,或木耳泡發後暫時不吃,最好把它撈起來,用保鮮袋裝好,放冰箱裡冷藏;或換上乾淨的清水,放入冰箱裡浸泡。但最好在1-2天內吃完。

浸泡的水要乾淨,用淨水機過濾過的水更好。泡發的器皿也要乾淨無油、無鹽。

中毒的木耳一般都是泡了2-3天,又沒有換水,或器皿不乾淨,被汙染了。如果木耳泡到發軟發爛、變得粘粘的,甚至有異味,那就不要吃了。

銀耳的泡發方法和黑木耳相似,只是銀耳泡發速度快,一般半小時-2小時就能發透,即使隔夜浸泡,只要水質、器皿乾淨,也是沒有問題的。

2、香菇包括冬菇、毛菇、厚菇、草菇和口蘑。

先將香菇表面的浮灰和雜質擦淨,或用清水衝洗乾淨,倒入70℃以上的熱水燜2小時左右,等水溫冷卻下來,用手循著一個方向攪拌,使菌褶中的泥沙、雜質落下,將香菇控幹水分,備用。

浸泡香菇的水不要倒掉,靜置片刻,待泥沙、雜質沉澱後,將上層澄清的湯汁濾出,可以當調味料使用。

因為香菇細胞中含有核糖核酸,受熱70℃以上,使酶失去活性,核糖核酸就分解成5`-鳥苷酸,這是一種鮮味成分,鮮度比味精鮮度還要高160倍。這麼好的東西,千萬不要浪費哦。

3、猴頭菇先將猴頭菇用溫水或冷水衝洗乾淨,再用60℃左右的溫水浸泡24小時,或泡至中間沒有白色的硬芯。

等它基本回軟後,修剪去根部和雜質,反覆衝洗和擠壓,直到猴頭菇擠出的水由黃色變為澄清為止。

再將猴頭菇撕成小塊,加入鮮湯、蔥姜、料酒、精鹽和豬板油,放入籠屜中蒸1小時左右。這時的猴頭菇入味呈鬆軟狀,就可以撈出來了。將蒸煮猴頭菇的原湯濾出雜質,把猴頭菇仍浸泡在原湯中備用。

猴頭菇有一些苦澀的味道,只有經過浸泡、衝洗、蒸製後,才能將苦澀味去除,並恢復原本的鮮味和鬆軟的狀態。經過蒸製的猴頭菇,就像一個海綿一樣,口感鬆軟,還能吸水,和其它食材一起燉、燜、炒或煲湯,能將其它食材的鮮味吸附進來,使猴頭菇的味道更加鮮美多姿。好的猴頭菇,還能燉出豆腐般軟嫩柔滑的口感來。

4、魷魚包括墨魚乾和章魚乾,都可以用同樣的泡發方法。

動物性乾貨,用冷水漲發,速度很慢,泡發效果也不理想。因為這些乾貨組織緊密、蛋白質含量高、脂肪多,比大多數植物性乾貨更幹、更硬、更厚、更大。所以,一般要採用熱水漲發,提高水分子的滲透力,或加鹼漲發。

魷魚一般採用的就是鹼發,在水中添加適量的鹼性物質,使堅硬的原料迅速膨脹回軟,恢復原來的狀態。

鹼是一種電解質,具有很強的腐蝕性,可促使原料表面膜發生水解和皂化反應,腐蝕原料表面保護膜,水分更容易滲透進去。同時,還可以提高親水基團的水化能力和蛋白質的凝膠作用,使水分擴散在蛋白質中,使原料迅速得到復原。

常用於配製鹼發溶液的有小蘇打、食用鹼和生石灰。

小蘇打是最常用的家庭食用鹼性物質,做包子、饅頭時經常用到,可以使麵團更加膨鬆。它的化學名稱是碳酸氫鈉,鹼性相對較弱,使用起來更安全,但用於泡發時,泡發速度也相對較慢。

食用鹼是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,碳酸鈉的鹼性比碳酸氫鈉稍強,泡發效果比小蘇打更好。

生石灰的化學名稱是氧化鈣,鹼性很強,吸水性很強,可用作乾燥劑。吸水後發生反應,可釋放出大量的熱,所以也常做發熱劑,比如自熱火鍋的發熱包裡有些就用了生石灰。生石灰的泡發效果也是很強的。

泡發魷魚時,可用單一鹼溶液,也可以用混合鹼溶液,就是用兩種鹼性溶劑配成。用混合鹼溶液泡發的速度更快,效果更好。

單一鹼溶液的配製濃度大約為1%-10%,小蘇打鹼性弱,可以濃度高一點,生石灰鹼性強,濃度可以低一點。

混合鹼溶液的配製方法:生石灰20g,食用鹼50g,先用450g沸水攪拌,溶解後再加450g冷水攪勻,澄清後過濾出來的就是熟鹼溶液。

先將魷魚乾洗淨後,用冷水浸泡3-5個小時,夏天用常溫水,冬天用60℃的溫水。等魷魚乾基本回軟後,放入配製好的混合鹼溶液中浸泡4-6小時,等魷魚基本脹開,恢復原有形態,並富有彈性時撈出,用清水反覆衝洗,洗淨魷魚表面的鹼溶液,再放入清水中浸泡10-12小時,使魷魚體內鹼溶液吐出,體積膨脹,成為結實而富有彈性的透明狀魷魚,再漂洗乾淨,就可以用了。

這個方法雖然比較麻煩,但是泡發的魷魚更有彈性,復原得更好。

5、腐竹腐竹的泡發比較簡單,將腐竹放置在容器內,夏天加入常溫水,冬天加入60℃左右的溫水,浸泡2-4小時,等腐竹回軟漲透,再衝洗並擠出水分就可以了。如果腐竹不泡透,中間會有個硬心,煮的時候,外層都煮爛了,裡面的硬心還是硬硬的。

6、燕窩現在家庭食用燕窩也越來越普遍,燕窩的泡發程度關係到燉出來的燕窩的口感和營養效果。

先將燕窩放在搪瓷盆或陶瓷容器中,用水浸泡2-3小時,仍然是夏天常溫水,冬天約60℃的溫水。等燕窩回軟後用清水漂洗,將燕窩內的細小雜質、絨毛等洗掉一部分。

控淨水分,將燕窩放在盆內,加入溫水浸泡,等它鬆軟後,用鑷子摘淨燕毛和雜質,漂洗乾淨後用沸水略燙,燙泡幾次使燕窩糯軟,撈出即可繼續烹飪。如暫時不用,可將燕窩浸泡在冷水。

7、海參先將海參用冷水衝洗乾淨,再用冷水或溫水浸泡12小時左右,放入鍋內,多加些水,加熱煮燜20分鐘左右,保持微微沸騰的狀態即可。撈出裝到盆中,再倒入開水浸泡10-12小時,等海參回軟,剖腹去內臟和腔膜,洗淨後裝鍋裡,再加水,保持微微沸騰的程度,煮燜15-20分鐘,撈出裝盆,再倒入開水浸泡12小時左右,反覆煮燜4-6次,即2-3天。

當海參富有彈性,柔軟滑嫩時,撈出用冷水浸泡備用。

想品嘗到海參最鮮美的味道,真不容易啊。海參的名貴,也與此有關吧。

8、乾貝將乾貝先剝去筋,用冷水洗淨表面泥沙,裝入小碗,加水、蔥、姜和料酒,放蒸籠裡蒸約2小時,直到乾貝鬆散時把它撈出來。蒸煮時的湯汁留下,靜置後將上面澄清的部分倒出來。

蒸好的乾貝在冷水中揉洗幾遍,直到沒有細沙為止,再把乾貝放到澄清後的湯汁中浸泡,備用。

乾貝蒸煮的湯汁也是絕佳的鮮味劑,打湯、炒菜時加一點進去,菜餚的味道連上好幾個臺階。

9、筍乾將筍乾洗淨後,用清水浸泡12小時左右,再用約90℃的熱水浸泡6個小時左右。等筍乾表面基本回軟,放入冷水鍋中,煮沸後保持微微沸騰的狀態煮20分鐘左右,關火,自然冷卻。

再放入冷水鍋中煮燜10分鐘,撈出後放入淘米水中浸泡12小時,再連淘米水一起煮10分鐘,反覆2-3次,直到筍乾無硬心,再洗淨後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時,再洗乾淨就可以用了。

結語很多乾貨的泡發,費時、費力,對生活節奏快的現代人來說,折騰不起,我們也因此損失了很多品嘗美味的機會。

但如果遇到小長假,不如試試用標準的泡發方法,給自己和家人一個與美味親密接觸的機會。

畢竟,吃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,一碟美味,疲勞、怨氣盡消。

相关推荐

微来购赚钱方法与平台评价
beat365官方app安卓版下载

微来购赚钱方法与平台评价

📅 06-29 👁️ 9647
如果提起卡卡,你会想到哪些词?白马银枪,追风少年...
Bet体育365提款验证

如果提起卡卡,你会想到哪些词?白马银枪,追风少年...

📅 06-28 👁️ 8599
好用的拼音输入法
365怎么访问

好用的拼音输入法

📅 06-27 👁️ 9365